十年前的夏天,吕大哥怎么也不会想到,一场突如其来的头痛,会彻底改变他的人生。
那是2014年7月,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。做着生意的吕大哥平时身体不错,但那段时间,他总觉得头痛。一开始以为是天热感冒,没太在意,甚至应酬时还喝了点酒。可后来头痛越来越厉害,像有锤子在脑子里敲,疼得他直不起腰。试了针灸、吃了止疼药,都不见好。最后在针灸大夫的建议下,他去医院做了颅脑检查。结果出来了:右侧颞顶部和鼻咽部有异常占位。
吕大哥不敢耽搁,立刻去了北京几家大医院。诊断结果很一致:鼻咽癌,疑似脑转移。更让他迷茫的是,不同专家给出的治疗方案各不相同——有的说先治鼻子,有的说先开颅,还有的说得同步进行。唯一相同的是那句:“如果积极治疗,可能还有机会;如果不治,大概只剩3到6个月。”
权衡再三,他最终选择在301医院先做开颅手术,再做鼻咽部放疗。可就在手术前夕,吕大哥犹豫了。医生详细告知了手术风险:可能会伤及神经,导致行动不便,甚至影响大小便。想到这些可能的后果,他最终签下了放弃手术的同意书。
展开剩余70%化疗他也不愿意尝试。“我一个同事就是肺结节早期,两次化疗没做完人就走了,比我还年轻。”吕大哥回忆说,“我想,与其受这些罪,不如痛痛快快走完最后一段路。”
就这样,他彻底放弃了治疗。把生意放在一边,让家人开车带他出去旅游,想着用最后的时间看看世界。那段时间,他靠大量止疼药维持,最严重的时候一天要吃12片吗啡。到了2014年11月初,他已经虚弱到无法自理。
转机出现在一位周口朋友的建议下。朋友邀请他去河南“散散心”,其实是想带他找一位叫袁希福的老中医看看。2014年11月10日,被病痛折磨得不成人形的吕大哥被人搀扶着进了诊室。他几乎不抱希望,只是虚弱地说:“我没指望您能看好我,只求您让我上下通气,走的时候少受点罪。”
袁老中医温和地安慰他,开了中药,还配了些止疼喷剂。带着药,吕大哥继续上路了。没想到喝了4付药后,女儿突然发现:“爸,你今天一上午没吃止疼药,怎么没喊疼?”吕大哥这才意识到,头痛真的减轻了。
2014年11月19日,主动回来复诊的吕大哥眼神里有了光。他带着大包中药回到张家口家中,开始认真服药。2015年1月13日复诊时,他兴奋地告诉袁老:“我感觉回到生病前的状态了!”去医院复查时,医生惊讶地问他:“你在哪里做的放化疗?效果这么好!”
2015年年底的复查显示,鼻咽部占位已经消失。吕大哥不敢大意,坚持服用了13个月中药巩固疗效。
2017年,在一次复查中,不了解病情的医生看着他的片子严肃地说:“你鼻咽部情况很严重,要小心癌变。”又指着头部一片阴影问:“这里受过严重外伤吗?”吕大哥笑了,解释说那是以前的病灶,现在已经钙化了。
2024年,吕大哥因高血压去医院检查。医生看着他的颅脑片子有些犹豫:“这里看起来像出血点,但症状又像脑梗,我们不太敢用药。”吕大哥平静地解释:“那不是出血点,是十年前我脑袋里长的东西,现在钙化了。”
2024年7月11日,在北京的一场公益活动上,吕大哥作为康复者代表站在台上分享了自己的经历。十年过去了,他从当初一天吃12片吗啡的病人,变成了能从容指出片子上钙化点的康复者。“我最大的体会是,人得有一颗强大的心脏。”他说,“要相信科学,也要相信自己的感觉。心态要好,药有没有用,身体是最诚实的。当你感觉到它起效了,就一定要坚持下去。”
发布于:河南省佳成网-配资门户官网-配资平台排名-短线炒股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